对抗“畸形加班”需降低维权成本 热门看点

中国妇女报   2023-04-06 12:20:54


(相关资料图)

□韩亚聪

一场情绪宣泄背后,总会映照一些辛酸与无奈。

4月4日,网传一段“中国电科成都事业部清明节强制加班,员工怒怼领导”的聊天记录,引发广泛关注。聊天记录中,员工陈某直言不讳地发泄情绪,并表示“这个月天天早八点上班,干到晚上十一点,加到凌晨一两点都是常有的事”。

这段被网友怒赞“给力”“解气”的“怒怼”聊天记录,迅速登上微博热搜,引发无数网友共鸣。虽然中电科回应,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,但这显然不是网友关注的重点,这场舆论狂潮剑指的不是一个集团、一个公司,或是几个领导,而是凸显了“打工人”对畸形加班文化的反对和抵触,无奈和无力,期盼和呼吁。

一直以来,白加黑、五加二、996式的加班文化备受诟病,员工不堪其扰却又无可奈何,反抗往往意味着失业,想维权却又担心耗不起,于是大多数人选择忍气吞声、逆来顺受。近年来,各界都在呼吁破解畸形加班文化,把员工休假权落到实处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一些企业,加班仍是寻常事。这也是为什么,几张真假难辨的聊天记录截屏,就能瞬间点燃网友们的“控诉欲”。

无底线的加班文化,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人性化关怀的缺失,更是违反了劳动法中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;用人单位可延长工作时间,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,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等规定。法律已有完善的规定,而保障和实施也应得到充分实现。但从以往发生的多次热搜事件能够看出,如今对抗畸形加班文化,很多情况下都要依赖舆论,这暴露出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仍面临困难。

因此,要维护劳动者权益,不仅要提升个体维权意识,更重要的是培育良好的维权环境,让劳动者投诉有渠道、有回应、有保障。当劳动者面对实力不对等的企业组织时,如果有强有力的劳动权益保障公权力介入,维权成本和难度必将不再让人“望而却步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无效加班正越来越多地入侵职场。“只为显得很努力”“领导不走员工难走”等现象,不是出于工作需要,而是无意义的内耗。对于这样空耗精力的畸形加班文化,既需要法律严而有力的执行,也需要整个职场的合力破解,塑造健康的职场生态,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,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
过度加班绝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、高效产出的最优选择,一个企业要想有凝聚力和生命力,不仅要实事求是,更要讲法治,讲效率,讲温度。

[ 最近更新 ]